ꕥ 設下身體界線,人身安全無限ꕥ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統計2022年「性侵害案件被害人年齡與兩造關係交叉統計」顯示,對0-6歲幼兒侵害前五名依序為直系親屬、同學、其他、旁系親屬及手足,故可見兒童性侵害,多為「熟識成人」所為,可知實際上家人親屬,或是看起來和善的叔叔或阿姨,都有可能成爲虐待、暴力、性侵的主要加害者。如何保護自己的身體,是每個孩子都需要學習的事,靖娟基金會整理出兒童身體界線懶人包,和家長一起守護孩子唷!
文章出處/【財團法人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網頁】
............................................................................................................................................................................................................................................................................................................................
ꕥ停好車🚗再一起下車❗篇 ꕥ
暑假期間出遊、上下學時間接送,都免不了在停車場活動
家長帶著孩童外出,除了「行」的安全,停車場安全千萬別輕忽!
時刻謹記「停好車再與孩童一起下車」、「2要2不」要點,確保孩童在停車場內的安全喔!
1要 下車後要等待家長一起同行
2要 要注意遠離移動的車輛
1不 不靠近死角地帶
2不 不在停車場內奔跑玩耍
文章出處/【財團法人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網頁】
...............................................................................................................................................................................................................................................................
ꕥ 守護幼兒5部曲-「看、聽、學、選、陪」篇 ꕥ
炎炎夏日,玩水消暑清涼又舒暢,然而,只要是有水的地方,無論水的深淺,都有不同程度的風險存在,例如戶外泳池、溪邊、海邊、家中的充氣泳池,甚至是幫幼兒洗澡的浴缸與澡盆、廁所的馬桶等,幼童皆有可能發生溺水。
家長請牢記「守護幼兒5部曲」,確保幼兒在戲水時安全無虞:
看:時刻注意孩童在水中的舉動,視線不能離開孩童。
根據研究指出,溺水風險最高的兒童年齡是1至4歲。在戲水時,幼兒缺乏對於水的危險性認知,因此家長的視線不應該遠離孩童,亦不可將監護任務交付給年長的孩子。在室內幫嬰幼兒洗澡時,家長可能會讓幼童於浴缸中玩水,應要全程陪同,且洗澡前務必準備好毛巾、衣物或洗浴等用品,不應中途離開浴室,亦不可去接電話或回應門鈴。
聽:注意孩童發出的聲音,異常情況立即反應。
需隨時警惕呼救聲或是異常的安靜,因為有許多溺水事故發生時, 溺水者無法呼救,若不及時發現,片刻的疏忽可能帶來無法挽回的後果。
學:學習水上安全知能及自救方法。
鼓勵孩童及家長學習水上活動安全知識與自救技能,以增加自我保護能力,保有「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的防範心態。
選:選擇安全的戲水環境,不讓孩子單獨玩水。
家人或朋友們戶外露營、烤肉或踏青,想玩水清涼一下,應選擇具有救生人員與設備的合法水域,且不要超越警戒範圍,並要穿戴救生設備及充分熱身再下水。
陪:家長與孩童隨時保持一隻手臂的距離。
與孩童一起下水,並與孩童保持一手臂的距離,不僅能增加彼此的互動和樂趣,還能隨時應對突發情況。
文章出處/【衛生福利部網頁】
..............................................................................................................................................................................................................................................................................................
ꕥ 居家用電安全篇 ꕥ
【電扇使用不NG 電氣火災遠離你】
電風扇幾乎是每個家庭必備家電,也是住宅火災常見的起火電器之一,所以我們不能小看它,但是,要怎麼預防電風扇引發火災呢?
提醒大家應從平時使用時,檢視下列容易忽略的行為,然後進行改善,降低電風扇火災發生的風險:
1、靠近衣物、窗簾等可燃物。
2、電源線破損老化、葉片運轉不順或散發出異味。
3、未張貼商品檢驗標識。
4、電源線壓在重物下方或易遭踩踏處。
5、拔插頭時拉扯電線。
6、插頭汙穢或潮濕。
【居家防災小知識 電氣火災遠離我】
電器類、延長線的使用量變大時,一不注意,都可能造成火災發生,那該怎麼預防電氣火災呢?
提醒大家,隨時檢查有哪些容易忽略的行為,牢記「五不一沒有」,降低電氣火災發生的風險:
1、電源插座「不」用不插。
2、電線「不」綑綁折損。
3、用電「不」超過負載。
4、電器周圍「不」放置可燃物。
5、插頭「不」潮溼汙損。
6、不能「沒有」安全標章。
文章出處/【內政部消防署網頁】
.........................................................................................................................................................................................................................................
ꕥ 用藥安全篇 ꕥ
跟著藥師這樣做!托嬰中心、幼兒園都適用的「托藥」5原則
最近幼稚園的餵藥事件,鬧到每個人的心裡都亂哄哄的。不過,社會走向改變,雙薪家庭很多,爸爸媽媽要上班,還要照顧小孩,實在難事事周全,這時,托嬰中心、家庭保母、幼兒園等,都是照顧小孩的好幫手!
不怕吃錯藥!幼兒托藥5原則
在托育期間,難免會遇到小孩生病、需要「托藥」的時候,身為藥師的我,就會特別謹慎。畢竟,不論是托嬰中心或幼兒園,老師都是很忙碌,加上老師一個人要照顧好幾個孩子,所以交接清楚真的很重要。以下分享托藥的5個原則:
◼ 托藥單務必寫清楚
從幾點要吃藥、藥粉和藥水各多少、早上(上學前)有沒有吃藥等基本提醒,到藥物需不需要冷藏、藥水要振搖再喝等特殊事項,各種要請老師幫忙留意的事,都應該清楚的紀錄上去。
◼ 只帶當天要吃的藥量
千萬不要看完病、領完藥的藥袋,直接原封不動就整包拿給老師。爸媽只需要帶寶貝今天要服用的藥量就好,以免藥品太多,增加複雜性,反而容易混亂、出錯。
◼ 藥包、藥水外都寫名字
幼兒用藥大多是磨粉的藥包,搭配藥水,外觀長得很像,根本很難分辨。因此我自己會幫孩子準備姓名章,每包藥粉都蓋上小孩的姓名,以便老師覆核。藥水瓶我除了寫上名字,也會寫上每次喝的劑量,讓老師可以更清楚的確認。
◼ 附上合適的餵藥工具
孩子比較小的時候,藥水劑量通常比較少,我會附上餵藥針筒,讓老師抽藥時比較容易,劑量也會比較清楚。孩子大一點,可以用小量杯時,我就直接用奇異筆在小量杯上畫上藥水劑量,避免不小心看錯。
◼ 主動關心小孩的用藥情況
一般老師在用藥後,會寫上實際用藥的時間讓爸媽知道。除了和老師保持溝通外,我也會不經意詢問小孩「今天在學校有聽老師的話吃藥嗎?」從小孩的回答也能知道藥品的使用情形。
留意用藥安全與觀察孩子回家後表現
我通常在托藥時,會附上就診藥袋或收據,讓老師知道我是有看診且是經醫師開立的處方,其實,蠻多托育機構也會要求出示喔!我很贊同這種作法,因為如果沒有就診,而拿之前的剩藥來吃,是不安全的。
最後,提醒各位爸媽,小孩回家之後,務必仔細觀察是否有異於平時的狀況,有些藥品確實可能會比較亢奮,有些則是昏昏沉沉地想睡覺,若是看診醫師有提到的症狀,爸媽多留意即可,但如果狀況很奇怪,一定要回診讓醫師評估。
文章出處/【藥玩家-玲玲藥師】FB粉絲團
ꕥ 校園安全篇 ꕥ
孩子每天都能「平平安安上學,快快樂樂回家」,相信是及幼老師、家長共同的心願,而教導孩子學習保護自己的方法,更是學前教育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因此「安全」是孩子來及幼最重要的一個品德教育項目,在學校,我們除了定期檢查消防逃生器材與兒童樂園遊具的安全性及每年暑假固定更新、維修硬體設備外,老師們也為孩子準備了一個「隨時能喚起幼兒安全意識」的環境,並在教學活動及日常生活中,不斷引導孩子學習正確的安全觀念與適當的行為態度,以幫助孩子具備、熟練安全知識與技能。引領孩子學習關於「於安全」的正確知能,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與態度,並培養應變能力,以減少意外事件的發生。
校園安全守則
一、 不可在教室或走廊奔跑
二、 不可邊走邊吃邊跑邊玩
三、 不可在樓梯玩耍及跳躍
四、 不可拿尖銳物品相互玩
五、 不可玩危險遊戲和動作
六、玩樂不推擠注意安全讚
七、 上學後不可以離開校園
八、 飯前上廁所後一定洗手
老師的溫馨提示
伸出你的右手扶欄杆,小心慢慢走。
上下樓梯不推擠,安全得第一。
走樓梯守秩序、上下樓梯緩緩走、進教室不喧嘩
老師宣導小朋友在走廊或樓梯間奔跑是很危險的喔!為了自己和別人的安全,通過走廊、樓梯時應該…用走的。還有小朋友要正確的使用遊樂器材,才能夠安全又快樂的玩耍唷!
.........................................................................................................................................................................................................................................
ꕥ 防震篇 ꕥ
臺灣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震活動頻繁;孩子因其身心發展尚未成熟,面對災害時相對弱勢,因此本園每學年會定期舉辦防災教育,然而此教育必須從小扎根。本園落實避難疏散演練,與幼兒一起演練「趴下、掩護、穩住」動作,他們不僅學會了如何保護自己,還學會了為什麼要這樣做。這些問題讓我們深入討論地震的背後原理,讓孩子們明白地震安全行為的重要性。